安徽网讯 由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支持的德智教育精髓家庭教育公益系列活动,继去年启动后,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关注与赞誉。德智教育精髓课程基于行策老师近二十年的教育经验,根据“百年树人”的理念,更结合上百个家庭的真实案例,力求做到深扎根,让成长的父母的改变影响到身边人的改变,以生命影响生命!今年,联合合肥市中小学家委会联盟再次将其升级版:独具心理专业特色的善之源家庭教育学院家庭教育体系!
3月12日下午,近20所合肥市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联盟校家委会成员、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学家委会家长代表、专家学者齐聚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学术报告厅。合肥市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联盟家庭教育课程研讨会暨善之源家庭教育学院家庭教育系列公益课程开课启动仪式在此举行,目的是树立孩子兼具品德与智慧的人格,使之成长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合肥市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联盟副主任委员储霞表示善之源家庭教育学院为各位家长提供交流的平台,关于家庭教育、关于亲子关系、关于家庭矛盾、关于人际沟通,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孩子的感受和真实想法,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学会沟通技巧,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倾听身体的声音,放下、自在、成长,会收获更多的幸福与和谐。
合肥师范附小三小校长李萍认为家校携手才会托起明天的太阳,三小一直在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监督和参与管理的作用,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和谐、更加健康的成长空间。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的中国科技大学刘仲林教授通过一个故事引入自己以《完善家庭教育方法 促进孩子个性发展》为主题的讲座,他强调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性,教育孩子要讲规矩,也要超越规矩,并对“转识成智”阐述了自己的理解,他说,“转识成智”最早是一个佛学词汇,后来把这个概念引入主义哲学,用现代认识论解读,使“道”在认识论中的定位更加明确。简言之:“道”是在实践过程中超越已有技艺或知识以后而获得的物我合一境界,其实质是“转识成智”。刘仲林教授从“儒、释、道”中国传统文化中揭示教育的真谛,用转识成智,大美不言,止于至善阐述当下中国教育缺失的创造力。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让我们的孩子要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发挥,充分激发其创造力。
合肥市家委会联盟副主任委员,家庭教育专家郑成聪主任简要介绍德智教育精髓课程第一课,分别分享了《什么是教育孩子?》、《如何正确理解师长和孩子的概念》、《德智教育体系》等内容。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郑主任强调家庭立德,学校启智。教育本身就是让人走向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家长就要有心用心用智慧培养稳重、有妙慧的孩子。并举真实案例“林妙可与杨沛宜七年发展差距”和大家分享,教会大家如何成为一个智慧的家长。
随后,善之源家庭教育学院特聘家讲师沙枫警官通过分享自己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成果,并把自己在德育教育上的点滴来简要介绍了德智教育精髓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特点,学习方法,实践方法等。
专家们深入浅出妙趣横生的分享博得参加研讨会的近百位家长一阵阵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在接下来的家长提问环节中,家长们纷纷表示,只后悔太迟参加这样的研讨会。一定要把学到的这些教给孩子,运用到以后的生活中。这样的研讨会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而且对自己未来营造幸福的家庭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和启发。
最后,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德育处何晓萍主任指出现代教育随着社会发展也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合肥师范附小三小也会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家校合作做出新的探索,同时对本次会议各位专家辛苦付出表示感谢。
据悉为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交流互动,推进家委会资源的合理流动,《新安晚报・家庭教育特刊》,安徽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和合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共同发起成立合肥市中小学家委会联盟。家委会联盟将进一步加强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家长、家长与社会各界之间的横向联系,与大家协作、沟通、交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整体教育资源平台,营造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良好教育氛围。家委会联盟将不负学校和所有学生、家长们的重托,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共同探索,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文/王之洋 图/赵龙梅